蜜蜂逃脫有幾個原因:首先,天然蜂群進入新家;第二,缺乏粉末打破蜂蜜,蜜蜂受到饑餓威脅第三是巢蟲和黃蜂的嚴重破壞,影響蜜蜂的生存;第四是對養蜂人的騷擾,他們被迫逃離;第五是未能形成強勢群體,群體太弱;第六是現場周圍的振動,蜂箱在夏天暴露。冬天不是避難所。接下來黑水虻專家將為大家分享預防逃蜂現象的建議。
蜜蜂逃脫有幾個原因:首先,天然蜂群進入新家;第二,缺乏粉末打破蜂蜜,蜜蜂受到饑餓威脅第三是巢蟲和黃蜂的嚴重破壞,影響蜜蜂的生存;第四是對養蜂人的騷擾,他們被迫逃離;第五是未能形成強勢群體,群體太弱;第六是現場周圍的振動,蜂箱在夏天暴露。冬天不是避難所。接下來黑水虻專家將為大家分享預防逃蜂現象的建議。
防止逃蜂首先要改善蜜蜂的飼養條件,分蜂季節要及時分蜂,防止自然分蜂。要選擇蜜源充足的地方放蜂,防止缺粉斷蜜。要撲滅巢蟲、胡蜂等危害,避免煙、臭氣、藥味的刺激,避免振動。
對弱群要進行勤喂,以增細群勢,減少弱子。要保持蜂、脾相稱,勤換老脾、多造新脾。要經常清掃蜂箱箱底,保持蜂箱清潔衛生,防止箱底污物厚積。這樣就能增強蜂群的戀巢性,減小逃蜂的可能性。
其次,要經常觀察蜂群,及時發現蜂群外逃征兆。逃蜂的征兆較多,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。如工蜂出勤明顯減少,守衛、扇風幾乎停止,箱內工蜂騷動不安,貯蜜量急劇下降;蜂王產卵減少或停止、腹部收縮,王臺封蓋,幼蟲干枯;箱底污物厚積,巢脾舊黑,且咬得破爛不堪;巢蟲大量孳生,縱橫穿插吐絲作繭等。
如有以上征兆出現,就要立即對蜂王剪翅,壓低巢門就是把巢門板壓低到距起落板4~4.3 毫米,只容工蜂出入,使蜂王不能通過。對蜂王剪翅,就是剪去蜂王一邊翅膀的一半,將前緣脈的大半留下。這樣,即使工蜂逃離,因蜂王不能隨遷,工蜂還會折返。
逃蜂一旦發生,應立即關閉飛遷群和鄰近各群巢門,防止鄰群受飛遷群聲浪影響,發生共鳴而出飛。對蜂王隨遷、飛向遠處的飛遷群,需用水潑澆或用泥沙撲打蜂團,迫使其下降結團。對結團在屋檐下或大樹高處的蜂團,可在長竹竿綁上有蜜有子的巢脾,讓蜂上脾,然后取下,另換一張空脾誘收。如果蜂王已收回箱內,可將蜂團余蜂驅散,余蜂就會尋味入巢。
希望黑水虻專家分享的預防逃蜂的建議,能給廣大蜜蜂養殖者們帶來幫助。